之前帮P简单总结了痘痘出现的原因、祛痘方案,以及如何避免使用不恰当的化妆品,引发甚至加重痘痘(别人一辈子都没有的东西,却困扰我多年)
用祛痘产品
祛痘产品
祛痘
于是,我们用“痘痘”这个更为形象、易懂的称呼取而代之
说实话,我也无从判断
连皮肤科医生都要观察病情、询问病史,甚至检测皮肤微生物情况才能确诊,我就更不敢班门弄斧了
痤疮的发病过程涉及毛囊皮脂腺内导管角化异常,而化妆品中的某类成分,刚好能影响这一过程
后者带有“痤疮样”这个前缀,说明外表看上去和寻常痤疮非常相近,我们也常称之为痘痘
痤疮样皮疹化妆品为什么会导致痤疮样皮疹呢
根据湘雅医院简丹教授的说法,皮肤的屏障功能不仅包括我们常说的“砖墙结构”,也就是由角质细胞+细胞间脂质+皮脂构成的“物理屏障”和“化学屏障”,还应该加上“神经屏障”、“免疫屏障”,甚至“色素屏障”(中国权威皮肤科医生:这些问题需警惕
)
我们常说,不要频繁使用贴片式面膜和彩妆,不要过度清洁,就是担心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当皮肤,尤其脆弱的敏感肌肤,接触到外界刺激,不光“物理屏障”、“化学屏障”被破坏,甚至会惊扰“免疫屏障”,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图片来源:那化妆品中哪些成分可能会导致皮肤刺激呢
常见的包括酒精、香精,以及部分防腐剂和防晒剂(当然,不是一定会刺激皮肤,只是相比之下,风险稍高)
比如A醇,亚洲人普遍耐受度较差,又比如甘醇酸,可快速剥脱角质,且分子量小,更容易透过皮肤屏障发挥作用
除了看成分种类,还要看浓度
用水杨酸后“爆痘”水杨酸最早从柳树皮中提取而来
研究者发现它具有抑制有害菌生长、减轻皮肤炎症、调节皮脂分泌和加快皮肤新陈代谢等功效,对于改善痤疮意义重大,是我心中护肤祛痘的首选(它,真真正正的油皮亲妈)
唯独有个问题——水杨酸设计在化妆品配方中,既不亲水,也不怎么亲油,很容易结晶析出
图片来源:水杨酸一旦结晶析出,形成小晶粒,相当于在皮肤上涂抹了百分之百的水杨酸,非常容易灼伤皮肤(它,真真正正的油皮亲妈)
回到开头的问题
这位朋友可能皮肤屏障并没有那么健康,对水杨酸耐受度不高
于是,皮肤“免疫屏障”开始发号指令,出现红、肿、热、痛的“痘痘”(也就是所谓的“爆痘”)
看上去“痤疮”加重,实则并发了“皮疹”
从“成分”,到“产品”问题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刚刚我们一直在围绕“水杨酸”,解释痘痘加重的原因,却忽略了产品中的其他成分
除了功效成分,产品中的基质部分也不容忽视
举个例子,高浓度的棕榈酸异丙酯容易让我致粉刺,酒精是我的过敏原
很难说清
图片来源:我应该在挑选产品前,尽量把我不喜欢、对我不适用的成分刨除,而不是一味地责怪那些“太显眼”的功效性成分(俗话说叫甩锅甩错了对象)
此外,痘皮对“厚敷”的使用方法也要特别谨慎——不光会增大功效成分接触皮肤的用量,提高产品功效和刺激性,如果配方中存在某些“一头大、一头小”的极性分子,还可能增加产品致粉刺的风险(别人一辈子都没有的东西,却困扰我多年)
总是找不到对象医生注韩国近期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习惯二次清洁(即卸妆+洗面奶),或使用液体型粉底、纯化学防晒的人更容易出现痤疮,提示这三项是化妆品痤疮的风险因素
建议大家,对于防晒、隔离乃至淡妆,都只用洗面奶或者洗卸合一的产品清洁就足够了,尽量避免二次清洁;防晒霜则建议选择物化结合或者纯物理防晒;粉底也最好多使用非液体型粉底
具体到不同个体,原因往往复杂,需结合以上情况,自我评估
大家可以参考以前咱们的文章,我这里不再赘述:、吃什么长痘
今天通通告诉你、最烦的不是姨妈,而是姨妈痘我倒不担心大伙儿用水杨酸出现问题——毕竟你已经找到了护肤品中有效的祛痘成分
坚持使用,就不至于走弯路
感谢总是找不到对象医生对本文的技术支持和审核
文字编辑:羊羊版式编辑:【今日互动】你有用了某个产品却出现完全相反的效果吗关于来留言板说出你的困惑